程式交易績效是指評估程式交易策略的效果和表現的指標。要評估一個程式交易策略績效表現,並非只看它的獲利表現就夠了,還需要考慮到策略可能帶來的風險和虧損情況,以及交易商品的胃納量等因素。此外,為了確保評估的正確性,投資者還需要將交易成本納入衡量,並且了解歷史數據回測的限制。
程式交易在現代投資領域中越來越普遍,它可以幫助投資者藉由自動化的程式化策略,以更有效率、更迅速的方式進行交易。在這篇教學文章將深入探討,如何從不同角度評估程式交易策略的績效表現,以及該如何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程式交易績效快速摘要 key takeaways
- 獲利性評估程式交易績效:透過毛利、年化報酬率、獲利因子、Sharpe Ratio等指標評估策略績效,確保績效表現穩定且符合預期。
- 虧損性評估程式交易績效:透過歷史數據回測、最大策略虧損拉回、單筆最大虧損等指標評估策略的風險控管能力,並將虧損視為策略一部分,降低投資人心理負擔。
- 策略交易類型評估:平衡交易次數、勝率和報酬率,選擇適合的交易類型,並考量交易商品的胃納量,避免因胃納量不足而造成額外的滑價成本。
看完本篇可以學到:
從獲利性評估程式交易績效
獲利性是評估程式交易績效第一個重要,其中包括毛利和年化報酬率,和更細的獲利因子(Profit Factor)、Sharpe Ratio(夏普值)、Sortino Ratio(索提諾比率)。
毛利
毛利是指交易帳戶的總獲利減去總虧損後的收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策略的毛利為正,那麼它的獲利將超過其虧損,但這還不包含交易成本。在進行毛利評估時,需要考慮每筆交易的成本,包括手續費、交易稅等等。
獲利因子
獲利因子(Profit Factor)是程式交易中常用來評估績效的指標之一,用來計算每虧損一塊錢可獲利多少錢,這個數字越高越好,通常至少希望可以大於1.5。
計算方式為淨利(獲利)除以淨虧損(損失)。獲利因子越高,表示策略績效越好。例如,獲利因子為2表示總獲利是總虧損的2倍。
了解獲利因子細節可以參考 獲利因子:評估交易策略的關鍵指標
年化報酬率
年化報酬率是指交易帳戶的年化收益率,是一個反映策略長期表現的指標。計算年化報酬率需要考慮交易帳戶的總收益、交易周期、以及資金利用率等因素。年化報酬率是一個較為客觀和全面的指標,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評估策略的長期表現。
獲利性評估程式交易績效的目的是確定一個策略的收益性是否足夠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獲利性評估指標應該在設計程式交易策略時就被考慮進去,以確保策略的可持續性和投資價值。
運用整體年化報酬率能進一步計算 Sharpe Ratio(夏普值),用來評估其程式交易績效表現是否值得風險投入。
Sharpe Ratio(夏普值)
Sharpe Ratio(夏普值)則是用來衡量策略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計算方式是將年化報酬率減去無風險收益率後,再除以年化波動率,夏普值越高,表示在承擔相同風險的情況下,策略所帶來的報酬越高。
Sortino Ratio(索提諾比率)是一種與Sharpe Ratio相似的指標,但它僅計算損失風險的衡量。該指標除以標準差的負數幂(低於目標收益率的標準差),以反映當策略表現低於預期時的風險調整報酬率。Sortino Ratio越高,表示策略在應對損失風險方面表現越好。
這三個指標都可以作為程式交易策略績效評估的參考,協助投資者進行風險管理、策略優化等方面的決策。
從虧損性評估程式交易績效
虧損性評估是評估一個程式交易策略的風險和損失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交易者確定策略的風險和回撤水平,並評估是否有必要進行風險管理。
回測是第一步:幫助了解最壞狀況
歷史數據回測是程式交易中常用的評估策略表現的方式之一。透過回測可以模擬過去的市場情況,評估策略在過去的表現,以此推斷未來可能的表現。
在回測中,最大策略虧損拉回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它表示從策略達到最高水平後到達最低水平之間的最大虧損。這是衡量策略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投資者會更關注策略最糟糕的表現情況,而不是策略最好的表現情況。當策略的最大虧損拉回很大時,這意味著投資者可能會在某些時候承受較大的虧損。
最大策略虧損拉回:幫助了解需準備資金
最大策略虧損拉回(Maximum Drawdown)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它是指從任意一個高點到下一個低點期間賬戶所經歷的最大損失,即賬戶從最高點跌幅的最大值。
在計算最大策略虧損拉回時,需先尋找歷史數據中的最高收益點,並計算當賬戶跌幅最大時的損失,最終將此損失與最高收益點之間的差值作為最大策略虧損拉回指標。
最大策略虧損拉回(MDD)暗示此此策略需要預期的最大資金回檔幅度,可用來協助判斷該策略是否適合自己使用,進而避免策略在虧損尚未結束前就因資金不足而被迫停止。可參考以下影片說明降低MDD的方式。
最大策略虧損拉回越低,代表策略風險越小,穩健性越高,反之則風險越高。因此,在進行程式交易前,必須詳細了解策略的風險因素,適當設置風險管理機制,降低損失風險,提高策略的穩健性。
單筆最大虧損
單筆最大虧損是指程式交易中一筆交易中可能出現的最大虧損金額。也就是說,當一筆交易進行時,如果價格不如預期,導致損失超過了設定的止損水平,就會產生單筆最大虧損。這是程式交易中需要關注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單筆最大虧損大小可能對整個交易策略的風險和績效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程式交易者需要對單筆最大虧損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過度風險和損失。
程式交易進行虧損性評估的重要性
當投資人了解並預期策略執行時可能產生的虧損情況,就能更理性地面對投資風險,避免過度恐慌或貪婪。在策略執行期間,單筆最大虧損和最大策略虧損拉回是重要的評估指標,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投資人了解策略的風險水平。
掌握策略執行時的虧損情況,讓投資人能夠更好地設定風險控制措施,並更容易接受策略可能產生的虧損,從而避免意外發生後的慌張與失控。因此,了解策略的虧損情況並將這些虧損視為策略的一部分,能幫助投資人更有效地管理風險,進而提高投資收益。
從策略交易類型評估程式交易績效
從策略交易類型評估程式交易績效可以考慮交易次數、程式交易勝率和報酬率之間的權衡。在設計交易策略時,需要考慮不同的交易類型對於策略績效的影響。細節可以參考 程式交易勝率和回測績效說明
交易次數是指策略在一段時間內進行的交易次數(就是交易頻率),交易次數越多,策略的波動性和風險也就越高,同時頻率高的交易策略也對應著較高的交易成本,例如手續費和稅金。
需要根據市場環境和策略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交易次數與回測用的技術指標,並且控制交易頻率,以避免過度交易。
勝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獲利的交易次數占總交易次數的比例。高勝率可以提高策略的穩定性,承受更大波動;但是如果報酬率過低,可能會導致績效下降。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勝率和報酬率,以找到一個平衡點。
報酬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的獲利情況。報酬率越高,策略的績效也就越好。但是,高報酬率也伴隨著高風險。因此,需要在報酬率和風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確保策略的長期穩定性。
綜合考慮交易次數、勝率和報酬率之間的權衡,可以幫助投資人設計出更加穩健的交易策略,並且在實際執行時更好地控制風險。
評估程式交易績效注意事項
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在評估程式交易績效時,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若使用的歷史數據資料存在錯誤或缺漏,將對策略的評估產生極大的影響,進而影響投資決策。例如,若使用的數據資料缺少某些交易日的數據,將可能導致評估的報酬率和風險受到偏差的影響,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
此外,在回測時也需要確保使用的數據資料是可靠的,以確保策略的回測結果能夠反映實際的績效表現。如果使用的數據資料存在問題,例如存在遺漏數據或虛假數據,那麼策略的回測結果就不能準確反映策略的表現,進而對投資決策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為了確保評估程式交易績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必須確保使用的數據資料正確且完整,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以監測和驗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台股市場期貨資料取得容易,但選擇權回測資料就不好得到,這也是多數計畫開發選擇權自動交易程式的人面臨的困境。
要估算各種成本
將手續費、證交稅(或其他可能之費用或稅)和滑價造成的交易成本納入衡量
在評估程式交易績效時,不僅需要關注策略本身的表現,也需要考慮到交易的成本。這些成本包括手續費、證交稅或其他可能的費用和稅項,以及滑價所導致的交易成本。如果忽略這些成本,將會對評估策略的績效產生誤導,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做出不適當的決策。因此,需要確保將所有交易成本納入評估,以確保評估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考量交易商品之胃納量
交易商品的胃納量指的是市場上能夠處理的最大成交量。一個交易策略如果需要處理大量資金,則需要考慮所交易的商品的胃納量。如果所交易的商品胃納量過小,那麼就可能會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
當交易商品的胃納量過小,交易量大時,市場上的買賣單量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導致交易價格產生滑價,進而影響成交價格與預期價格的差距,而這個差距就是交易成本。滑價可能會使交易成本增加,對策略的獲利性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額外的虧損。因此,投資人在選擇交易商品時應評估胃納量是否足夠,以避免因胃納量不足而帶來的滑價成本。
此外,過度交易還可能對價格造成影響,從而使交易策略的預期收益受到負面影響。因此,考慮到交易商品的胃納量對於制定一個合適的交易策略至關重要。
結論
透過評估程式交易的績效表現,投資人能夠更清楚地了解策略的優劣、風險與報酬間的權衡,進而協助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然而,在評估過程中需要注意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以及考慮交易成本和交易商品的胃納量等因素,方能得出客觀且可靠的評估結果。
常見問題QA
確保程式交易績效的準確性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使用正確的歷史數據回測、將所有費用和稅負納入考慮、選擇合適的交易商品和交易所、監控實際交易情況等。
平衡交易次數、勝率和報酬率之間的權衡需要考慮不同策略的特點,例如:高頻交易策略需要高交易次數、短線交易策略需要較高勝率、長線交易策略需要較高報酬率等,根據不同策略的特點進行權衡。
預估策略可能產生的虧損情況需要使用歷史數據回測,進行最大策略虧損拉回和單筆最大虧損的分析,同時需要注意將所有可能的費用和稅負納入考慮。在預估虧損情況時,投資人應該將虧損視為策略的一部分,適當控制風險,並且不要被單次虧損所影響,要專注於策略整體的長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