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指標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台灣俗稱『均線』,代表交易標的物過去一段交易日的股價平均成交價。 如果交易當日均線數值比過往交易日都高,人稱步步高,代表交易人看好這檔標的物,願意追高花比較高的金額買入,可判斷此標的物的趨勢是上漲;尤其當短日均線價格高於長日均線價格時,就是人稱均線 多頭排列,例如:5日均線高於10日均線,是明顯漲勢。計算方式:N根K線收盤價加總除以N 。
均線重精華重點 key takeaways:
- 常見均線有5MA週線,10MA雙週線,20MA月線,60MA季線,120MA半年線,240MA年線
- 均線趨勢上升,當股價站上均線且回測不破低,有人大量逢低承接,均線將成為『支撐」』
- 均線交叉是判斷短線走勢的方法,5MA均線往上穿越10MA線為『黃金交叉』,通常黃金交叉後股價容易上漲;較適用短線交易
- 移動平均線越短的週期在越上面,越大的週期在越下面時,視為多頭排列,是強力看多訊號
以下帶您從原理了解移動平均線與背後代表的意義,並介紹透過均線建倉進場、平倉出場的方式。
看完本篇可以學到:
均線是什麼?移動平均線,俗稱均線
一條移動平均線是由多個K線組合而成,均線反映了股東的成本,可以形成股價的壓力或支撐。均線的全稱是移動平均線,MA(就是Moving Average縮寫)。算法是計算「N日均價」,然後將所有N日均價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與股價一起移動的曲線。K線教學可參考 認識3種關鍵K線與5種組合圖形
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移動平均線有:
- 5MA:週線
- 10MA:雙週線
- 20MA:月線
- 60MA:季線
- 120MA:半年線
- 240MA:年線
在沒有特殊節日休假的情況下,10個交易日僅為兩週,因此稱為雙週線,依此類推。其中,周線、雙週線代表短標的物價趨勢;月線、季線代表標的物中期趨勢,半年線、年線代表標的物長期趨勢。
例如,如果一個股票在今天收盤價為50元,前1~4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依次為55、50、55、和50元,該股當日5MA均價為52元,算法:(50+55+50+55+50)/5 = 52。明天會有新的收盤價,會有新的5MA數值,把每日的5MA數值連起來形成一條曲線,就是5日移動平均線。
以此類推,把每天的10日平均價格連起來就會得到一條10日移動平均線囉。
均線在各個券商軟體都可以找到這個技術指標,有5MA、10MA、20MA;投資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邏輯或習慣在看盤軟件中自由設置各個周期的移動平均參數。我認識有些人將6MA定義為周線;也有一些人將月線替換為28MA。
均線可看為支撐壓力的原因
我們知道5MA是近5個交易日,平均日持倉成本;10MA就是近10個交易日平均持倉成本。既然均線代表投資人的平均持倉成本,以20MA來說因為1個月有20個交易日,20MA代表這個月買進的人平均成本,如果股價高於20MA點位代表最近20天買的人現在都是獲利狀態。
當股價高於移動平均線時,這意味着在這段時間購買股票的大多數人都能賺錢,而賣出壓力相對較小;即使短期下跌到20MA線,通常會因為大家還在獲利狀態而繼續持股、甚至逢低進場,形成支撐。相反,當股價跌破20MA移動平均線時,遇到跌深後的反彈回到20MA線,許多人會選擇趁打平、或小虧就先止損,於是形成壓力。
跌破均線時在這段時間內買入的大多數人都開始虧損,賣出壓力相對較大。
移動平均線趨勢上升時,當股價站在移動平均線上且回測不破低,移動平均線將成為「支撐」;有人大量逢低承接。
移動平均線趨勢下降時,當股價跌破移動平均線且反彈時無法突破時,移動平均線將成為「壓力」;有人大量打平、甚至止損就先跑了。
移動平均線基本應用方法
1. 移動平均線交叉
當短周期移動平均線向上穿過長周期移動平均線時,例如5MA線往上穿越10MA線,稱為「黃金交叉」。當短周期移動平均線向下穿過長周期移動平均線時,稱為「死亡交叉」。移動平均線交叉是判斷長短線過渡的方法。一般來說,黃金交叉後股價容易上漲,死亡交叉後股價容易下跌,但短期趨勢更準確,中長期趨勢更難判斷。
2. 移動平均線乖離
當股價高於移動平均線時,它被稱為「正乖離」,低於移動平均線時,它被稱為「負乖離」。正乖離越大(離移動平均線越遠),獲利回吐的拋售壓力越大,這將導致股價緩慢地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相反,當負乖離較大時,逢低買入的買方力道較強,帶著股價持續接近移動平均線。
一但觀察到均線乖離,可進一步去看看其他指標是否也同時出現乖離現象,例如KD指標是否有乖離、RSI是否出現背離、當下大盤與期貨的正價差/逆價差是否過大,如果有則將進一步提高股價反轉可能性。
3. 移動平均線排列
移動平均線有三種排列方式:
- 看多:多頭排列
- 看空:空頭排列
- 盤整:揪麻花
看圖中3條線,從上往下依序是5MA、10MA、20MA
移動平均線越短的週期在越上面,越大的週期在越下面的時候,就是多頭排列
均線多頭排列是漲勢現象,出現在多頭市場。以右邊大紅K來說,今天漲過5MA而且5MA又在10MA之上、10MA又在20MA之上,代表今天所有人都是獲利的!
最近一個月交易的人在今天都是獲利、最近10天買到的人在今天也是獲利,連最近5天買到的人現在都是獲利,大家手上都是獲利的狀況下,可能一部分人止盈但是多數的人在賺錢狀況都會選擇拿著抱好,既然沒有人要賣,要買的人只好繼續往上追價,股價就會繼續漲。這就是多頭排列是漲勢的原因。
反之,如果反過來,20MA高於10MA高於5MA,則是空頭排列,通常是股價已經下跌了很長時間,這也意味着股東持有的股票時間越長,損失越大,大家撐不住紛紛開始止損,這時持續下跌的機率非常高。
而移動平均線中的5MA、10MA和20MA互相上上下下、此消彼長時則是均線揪麻花,代表多空觀點的分歧和持續拉動。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可以先觀察,暫時不進場。
往往揪麻花整理期間越長,越來越多信心不足的投資者會被洗出場。此時,如果突然出現一兩根大紅K的大幅上漲或有跳空缺口且帶大量的交易,則是一個非常強烈的攻擊信號,把揪麻花一次拉成多頭排列,通常未來會迎來一個大波段上漲(依經驗來看2~3根大紅K是可期待的)。
除了傳統的技術指標,最近越來越多人會透過選擇權籌碼看多空,判斷支撐壓力點位,例如 P/C Ratio是看整體、看市場全貌;支撐壓力表可以看支撐壓力細節,而再進一步解讀籌碼內容則可以用來當成交易的趨吉避凶指標。
對了!本文提到的都是簡單移動平均線MA,要進階交易的人可以參考 了解3種移動平均線SAM、EMA和WMA技術指標用法
MA均線搭配RSI指標組合策略實測收益逆天高
建立指標
介紹一個結合RSI指標與MA均線的搭配策略,這套交易策略將大經濟週期與小週期交易活動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實測交易中在各個標的物都有不俗的表現。
均線怎麼看?在我最常使用的技術分析軟體TradingView上方技術指標欄位輸入輸入RSI,點擊『相對強弱指標』將它添加到圖表當中;再輸入MA,點擊『移動平均』將它添加到圖表當中。
- RSI天數長度設定成10天
- RSI based MA可以取消
- RSI Upper Band 設定70
- RSI Middle Band 設定40
- RSI Lower Band 設定30
- 接著把移動平均的長度設置成200
如下圖,這就是我們要用到的所有交易工具。
交易規則
使用日K級別交易。多單建倉首要條件是價格處於200MA均線上,這代表著當前大周期趨勢還在繼續上行。接著要等相對強弱指標RSI下行至超賣區域,兩個條件滿足後,與RSI對應的K線就是主要K線。
交易人可以選擇在主要K線後的下一根K線的開盤價入場,出場的方式有兩個:
- RSI上行至40中線的上方後,在下一根K線的開盤價出場
- RSI一直在40中線下方波動沒有起色,可以選擇在第11根K線的開盤價出場
這就是完整的交易規則。這交易策略自帶止損功能,從實測中的交易情況來看,勝率逆天高!
回測數據
股市與外匯2大交易市場,4個標的物連續交易回測結果:
- Apple的日線圖表一共出現了39次交易機會,總盈利是141.04%,勝率達到了92.3%
- Twitter的日線圖出現了6次交易機會,總盈利是13.61%,勝率是50%
- Tesla日線圖一共出現了13次交易機會,總盈利是74.23%,勝率達到了100%(這簡直是妥妥的特斯拉財富密碼)
- 英鎊的日線圖,出現了18次交易機會,總盈利是11.9%,勝率達到了94.4%
這4個標記物在整個日線週期內,總共出現了73次交易機會,總盈利達到了240%,4個標的物最大虧損也只有2.16%。如果能找到適合這策略的止損方式,比如結合ATR指標而非自身規則止損,應該可以把勝率再提升。
均線與實際交易用法
了解均線的原理和用法後,可以搭配選擇權策略進行操作。
選擇權『月選看多搭配週選看空對沖』策略(又稱 跨合約Iron Condor)。
這個策略使用方式簡單明瞭,多頭排列的時候都可以建倉。建倉時機、平倉時機清楚,偏向月選交易起來沒那麼緊張,適合新手與不能盯盤的上班族使用。
這是個簡單,好用,時機明確的選擇權新手策略
不預測漲跌
說人話的選擇權課程|一步步了解選擇權運作,打造長期穩定獲利
技術分析均線常見問題QA
均線N根K線收盤價加總 / N 。把近5日的均價連成1條曲線就是5MA(週線),把近20日均價連成1條曲線則是20MA(月線)。
均線計算與繪製方式使用單純方式計算一段時間股東持股平均成本,沒有額外的調整參數,非常接近原始數據,不失真。
因為均線代表投資人平均持倉成本,以20MA舉例,1個月有20個交易日,20MA代表這個月買進的人平均成本。如果當下股價高於20MA點位代表最近20天買的人現在都是獲利狀態,所以即使短期下跌到20MA線,通常會因為還在獲利狀態而繼續持股、甚至逢低進場,形成支撐。
相反的,如果當下股價低於20MA,過去20天的人都在虧損,遇到跌深後的反彈回到20MA線,許多人會選擇趁打平、或小虧就先止損,於是形成壓力。